新闻资讯
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> 新闻资讯


联系我们 Contact Us

天津大无缝钢管厂

联系人:曹经理

手机:15102273799

网址:www.tgljk.com

地址:天津市北辰区大张庄镇九园公路子豪镀锌院内

无缝钢管水压试验爆裂:材料强度不足还是工艺缺陷?

作者:天津大无缝钢管厂 来源:http://www.tgljk.com/ 日期:2025/6/23 10:39:04

1. 施工现场水压测试现场回顾

在某无缝钢管项目施工现场,技术人员按照规范要求对DN600规格的无缝钢管进行水压强度试验。试验压力设定为设计压力的1.5倍(22.5MPa),通过高压泵逐级加压。在压力达到18.8MPa时,钢管焊缝区域突然发出金属撕裂声,随后管体在距法兰口1.2米处呈纵向爆裂,喷射水流超过30米。事故导致试验设备损坏及工期延误,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。

经现场勘查,爆裂断面呈现以下特征:

  • 断口表面存在明显分层现象

  • 裂纹起始点位于热影响区的贝氏体组织带

  • 扩展区域可见贝壳状疲劳纹与放射状撕裂线
    这些现象表明失效并非单纯由过载导致,而涉及材料与工艺的综合作用。


2. 材料性能与工艺链的双重拷问

2.1 材料强度匹配性分析

对该批次钢管的X70级管线钢进行化学成分复检,结果显示碳当量CEV=0.42%,高于规范上限0.38%。虽然轧制工艺通过控制终轧温度为860℃实现了表层细晶结构,但截面硬度检测发现基体硬度HV25存在±35的离散波动。金相分析进一步显示:

  • 晶粒度评级从7级到10级跨越三个等级

  • 带状组织占比达到ASTM A370标准的Class 3级别
    这种微观组织的不均匀性直接降低了材料的抗拉强度与韧性储备。

2.2 生产工艺缺陷验证

追溯制造流程发现三个关键问题:

  • 管坯加热炉温度场存在±25℃的轴向温差,导致奥氏体化程度不均

  • 张力减径机的芯棒转速波动达额定值的12%,引起壁厚偏心量超标(实测2.8mm)

  • 水压试验前未进行充分的应力消除处理,残余应力检测值达材料屈服强度的18%

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现场采用的升压速率(3MPa/min)超出GB/T 241-2007规定的2MPa/min上限,过快的加压导致应力集中区提前进入塑性变形阶段。


3. 系统性质量提升方案

3.1 材料端优化措施

  • 成分精控:采用钒微合金化技术,将碳当量控制在0.35%-0.38%区间

  • 组织细化:增加二阶段控制轧制工艺,终轧温度降低至800℃以下,促使铁素体晶粒细化至12级

  • 无损检测:对管坯实施全截面超声波探伤,设立0.5mm当量缺陷的检出阈值

3.2 制造工艺改进

  • 温控优化:在加热炉内设置多点红外监测,确保管坯轴向温差≤15℃

  • 成型强化:升级张力减径机伺服系统,将壁厚公差带收窄至±1.2mm

  • 应力管理:在冷成型工序后增加整体振动时效处理,使残余应力降低至YS的5%以内

3.3 试验流程再造

  • 分级加压:设置15MPa、20MPa两个保压台阶,每次保压时间≥10min

  • 应变监测:在管体表面粘贴电阻应变片组,实时监测环向应变速率

  • 失效预警:开发基于声发射信号的能量累积模型,设置80kJ/m³的报警阈值


通过实施材料-工艺-检测三重改进方案,后续3个批次的钢管水压试验合格率从82%提升至98.6%,爆破压力均值达到26.3MPa。实践证明,只有通过全流程质量闭环控制,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类系统性质量风险。建议行业建立钢管制造的数字孪生系统,将材料性能参数与工艺设定值动态关联,实现预防性质量控制。

更多阅读可访问:

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“一带一路”上的钢管驼队:中亚油气田的天津印记